
人物名片:段丽娜,ICU(危急重症医学科)护士长,副主任护师,中共党员,门急诊支部纪检委员。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余年。曾获医院“优秀个人”“优秀护理管理者”“优秀党员”等荣誉。
在无人陪伴的ICU,她是离患者最近的人,不是亲人,胜似亲人。十年如一日,她作为护士、护士长,始终怀着“仁廉”之心,一视同仁尽心护理每一位病人。见过人间百态,她的心中依然温暖如春。她是段丽娜,她总是默默付出,努力当好生命险滩中的“摆渡人”。
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
如果说护士的工作本就辛苦,那么,ICU护士的工作更是难度倍增。这里是24小时对危急重症病人进行集中监护救治的特殊病房,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,每一份护理工作里,都蕴含着重启生命的新机。
在灯火通明的ICU,一个护士一天的工作时长远超8小时,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,而且晚夜班总是全院最多的。“刚到ICU那几年,晚上睡觉时我的手机基本上是放在枕头边上的,电话一响马上就弹起来了。”段丽娜回忆,由于刚开科时人手不够,她常常大半夜被临时喊过来抢救病人。
2014年的一个寒冬,十二点多,段丽娜刚刚入睡不久,突然被枕边的手机铃声惊醒。原来,一个病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大出血,急需增派二线班进行抢救。段丽娜二话不说,赶紧驱车前往医院。抢救过程中,患者出血量很大,血液喷溅到了他们的头脸和身上。
虽然过程惊险复杂,但所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抢救,患者的血终于止住了。此时,时间已将近三点。与她一同参与抢救的副护士长蒋霞回忆,因为患者情况尚不稳定,随时有可能要进行大输血,那晚,段丽娜便在科室守了一通宵。
十年ICU护理生涯,这样的事例多得数不过来。在段丽娜看来,在ICU工作,一定得学会团结协作,以集体利益为重。“碰到人手不够的情况一定要挺身而出,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。”也因此,她从未因为自己是护士长而不去承担最基础的护理工作,哪里缺人,哪里就有她的身影。
“给病人翻身、擦澡、处理大小便、送病人做检查、上晚夜班……只要需要她帮忙的,她都会主动顶上。”在门急诊党支部书记、危急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爱华的印象里,段丽娜是个典型的“辣妹”,“辣”在做事麻利、风风火火,极其认真负责。
由于ICU的工作太忙,段丽娜几乎没有时间管孩子,她的儿子从小学便开始读寄宿。为了更方便工作,她在医院附近买了房,真正把“家”搬了过来。
“去ICU之前想象过会很辛苦,但是后来的辛苦超出了我的想象。”从2012年筹备开科到现在,这十年里,段丽娜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到一个更加轻松的科室,但她始终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,“留在这里,不是为了追求钱财名利,而是想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”。
尽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
由于ICU使用的仪器设备相对复杂,治疗方法多样,费用也相较于普通病房要高,有些患者送来时,没有家属陪伴,也难以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。此时,段丽娜和同事便成了这些“无依无靠”的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2019年,一位在长沙工作的广西姑娘服毒自杀,被送来抢救。其父母亲人均远在广西,由于与女孩关系不佳,对她完全不管不顾。女孩被送来时,连抢救费用都无力承担。面对这种特殊情况,科室并没有因为费用问题而耽误女孩的救治,住院期间,女孩的一日三餐也是段丽娜和同事们承担。
“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命!”对于段丽娜和同事的无私帮助,女孩十分感动。出院时,她还欠下两万多元医药费。后来,依靠自己打工挣钱每月按时还到段丽娜手里,让她代缴欠费,直至还清。此后,每到节假日,女孩都会给段丽娜发去祝福短信。
“面对有些家庭困难的、吃穿用度方面没办法及时补充的患者,她经常会自己掏钱给患者买一些生活用品”,蒋霞表示,在段丽娜的带动下,科室也逐渐形成了“能帮尽量帮”的良好风气。面对经济十分困难的特殊患者,大家还会自发地组织捐款。
同时,在配合医生的治疗上,也会根据病情采用“简便廉验”的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,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。
作为门急诊支部纪检委员,段丽娜反复和支部成员强调,在工作中尽量不开大检查、不用昂贵药物,严格按照医保、物价政策规定执行,经常开展自查自纠,全面杜绝不合理收费项目。
在段丽娜“坐镇”的ICU,每一项收费都是透明的,每一项治疗费用都会告知患者家属,每一日的费用清单都会打印好交到探视的家属手中,每一个问题都会耐心解释和解决。
仁廉家风、师风影响至今
行医一时,鞠躬一生;不求闻达,但求利人。段丽娜认为,在廉洁行医中,“仁”字是核心,一心为了患者是“廉”的出发点,也是落脚点,“仁廉”二字密不可分。
段丽娜的一片仁心源自儿时的家庭环境。出身于医药世家的她,父母均是医生。从小,父亲忙于工作,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,陪伴她的时间并不多。如今,其父已年过古稀,虽然身体情况不佳,却依然在母亲的陪伴和帮助下,坚守在医生岗位上,为人把脉看诊。
“我爸爸不是为了名利,他是觉得能够给人看病,能解决病人的问题,自己很有成就,也是一名医生价值的体现。”从小到大,父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段丽娜明白,能够为他人解决病痛,是一件有价值的事。
如果说父母为段丽娜上了人生的第一课,那么,内科老护士长朱小玲则给她上了职业生涯的第一课。
“一直到现在,我都觉得她是我最好的老师,她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、扎实的业务能力对我的影响很深。”段丽娜说,“朱老师经常告诫我们,护理工作中的每一步都不能疏忽,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患者的生命。”
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。从朱小玲那里承袭的职业品质也在段丽娜对ICU护士团队的培养和带领中得到传承与发扬。“在ICU当护士一定要有同理心、爱心、耐心和慎独精神,这是作为一名ICU护士最基本的职业素养,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,要懂得团结协作,也要有敏锐的临床思维和不断学习的能力。”
护理前辈曾经的谆谆教诲,早已化作段丽娜对科室护理团队的严格要求。蒋霞记得,段丽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影响她至今,“要先严格要求自己,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,不管是做管理还是做普通岗位,做人都是最重要的”。
在段丽娜的带领下,科室的危重症护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她积极鼓励大家外出进修,同时开启了亚专科护理小组培养,让每个护理人员都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。如今,她的团队成员早已能够独当一面。
22年护理生涯中,段丽娜任劳任怨,严谨细致,把最好的青春岁月留在了医院,留给了病人。“干净做事,清白做人,一视同仁对待所有患者,一切只为了守护生命。”这是她为自己画下的“红线”,也是她对“仁廉”最本真、最朴素的理解。